8月24日,陜西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寶橋在寶雞聯合組織召開了高錳鋼轍叉關鍵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評審會。會議特邀中國重型院、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安理工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評審組。中鐵寶橋副總經理董彥錄和相關單位參加了評審會。
董彥錄首先代表中鐵寶橋對各位專家表示感謝,同時簡要介紹了寶橋對高錳鋼轍叉關鍵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的研發背景和發展前景, 希望該項目成果對寶橋乃至行業內都能帶來重大意義。
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組的研發成果匯報,審閱了相關文件,經過技術質詢與討論后,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專家組認為,項目組針對高錳鋼轍叉運營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進行了原因分析,通過對既有轍叉結構和制造工藝的優化,開展試驗研究和改進轍叉的批量上道應用,取得了三項研究成果:一是通過優化高錳鋼轍叉結構和制造工藝,轍叉批量上道使用,平均壽命達到1.85億噸,達到預期目標;二是創新設計的新型軌頂結構和橫筋結構,提高了轍叉軌頂內部質量及組織的致密性,改善了心軌及翼軌的受力狀態,從而提高了轍叉的整體使用壽命;三是應用爆炸預硬化方法提高高錳鋼轍叉表面硬度至HB300以上,顯著提高了轍叉心和翼軌的耐磨性。項目組提交的研究成果報告內容全面、翔實,資料符合評審要求。專家組建議項目組繼續開展提高高錳鋼綜合性能的合金化和潔凈化冶煉技術的研究。
技術中心辦公室